close
 
 
 

「任內不題名,就算被抹黑沒建設,我也不後悔!」立委翁金珠在彰化縣長任內從不題字留名,她認為首長用的是公家資源,不應邀功;台灣省主席林政則、前台東縣徐慶元等人也因有相同思維,反受稱道。

翁金珠說,若政治人物都想留名,那麼各學校、機關、火車站可能無一倖免,不僅讓人有今夕何夕的錯亂,新舊交替時「除不勝除」,更造成無謂紛擾。

台灣省主席林政則堅守建設不留名行事原則,起因於聯合報的一篇文章。林政則八年前上任新竹市長前,看到聯合報副刊一篇文章,作者寫兒時記憶,故事裡有一名愛到處題字留名的校長,事隔數十年竟沒人記得他,反倒是另一位不留名只做事的校長,仍讓人懷念不已。

林政則把這篇文章放在辦公桌上,決定任內任何落成建築物、橋梁、道路絕不題名,沒想到一個月後,市區一棟社福大樓落成,工務單位依例將他名字鐫上,他十分不悅,當場要求撤掉。

「林校長不曾留下任何題字,但我們一輩子記得他!」中正大學有四十多棟建築,卻找不到創校校長林清江的題字,資工系教授柳金章說,老校長拒絕留名還說「這是大家的稅金、國家的建設,怎麼題我的名字?」這一番話,至今他一字不忘。

舊西螺大橋也流傳一個題名的故事。民國四十二年大橋完工時在橋南立了一座碑記,當時雲林縣長吳景徽的名字就刻上了石碑,但一旁卻只有「西螺鎮公所」五個大字,沒有鎮長名字。

原來大橋是前鎮長李應鏜四處陳情終得興建,完工時他已卸任,堅持不留名;繼任鎮長李其雄認為功不在己也不掛名,於是只留下「雲林縣長吳景徽」、「西螺鎮公所」兩個署名。

台東歷任縣長中唯一沒在建設題名僅徐慶元一人,他任內完成松楓橋、日光大橋等建設,不留自己姓名,反委請書法家李奇茂、星雲法師題名,他說:「請名家落款題名成了藝術品,更有意義」。

 

 

 

馬哥觀點:題不題名,這是見仁見智的問題,有時幾百年後,題名反而是歷史的見證,重點是你有沒有認真打拼,有沒有念茲在茲,如果沒有下功夫,題了名反而遺臭萬年,我有時已經忘了地震前後那位被多數教職員投票否決續任的校長名字,但只要看到行政大樓的題名就又想起來了,這種題名還是不要為妙!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plvsteacher 的頭像
    plvsteacher

    埔工教師會

    plvsteach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